卷首語
LETTER FROM PUBLISHER

“疫”云漸散,局變質不變

  鏖戰兩月有余,終于撥開“疫”云見月明,上海分階段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充滿煙火氣的東方明珠不久就要回來了!但疫情留給我們的思考,遠未停止。

  不可否認,螺桿空壓機在中國發展二十多年連續呈現增長態勢,也創造了民營壓縮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奇跡,惟獨今年隱隱出現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除了受疫情封控導致的生產受阻、物流中斷,俄烏沖突導致的原材價格飛漲、通貨膨脹等不可抗因素之外,與行業習慣了順風順水,對市場失去警惕之心也不無關系。

  長期以來,業界都說螺桿壓縮機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都想從這種“惡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事實上,從民營壓縮機企業崛起開始,伴隨著中國進入“世界工廠”模式,壓縮機的市場與需求一直在擴大。以前每次遇到的所謂困難,都只是增長速度放緩而已,沒有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需求下降導致的市場萎縮。對此,筆者一直強調,要以技術為本,走品質化路線,不要相互廝殺價格,企業只有保持合理的利潤,才能良性循環,跟上工業轉型升級步伐。

  當然,行業里有為數不少的一些企業堅持自主創新,走到了行業前列,也贏得了用戶口碑,但同時,業內認為技術創新不那么重要的也大有人在,他們相信“大力出奇跡”,一直圍繞產量和銷量打轉。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一個時期內壓縮機行業“山寨”之風盛行,不少企業熱衷于破解、仿制、抄襲。“別人有的產品我也能做出來,我做的比他還像;別人想到的新點子,我要比他更奇特”……缺少理論論證,也沒有經過實驗檢驗,更沒有人去在乎知識產權,僅憑自己所見和想象,就想把一款復雜精密的機械設備做的跟一流品牌一樣或接近。

  流暢的型線、巧妙的結構、漂亮的外觀,這些的確是人人向往的好產品,但要想擁有卻絕非易事。有難度,才會有高價值和品質,在市場上才具備競爭力,如果一味走抄襲模仿的路線,固然會很輕松,成本也低廉,價格也就可以低成“白菜價”。然而,國家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一年勝過一年,侵權所付出的代價一次大過一次,因此對于這樣的“偽創新”我們寧可不要,對于這樣的“假捷徑”我們寧可不走——這正是發給各個壓縮機廠商的警示:重視技術,尊重知識,敬畏市場!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從長遠看,唯有自己做好技術儲備和產品創新才是絕大多數壓縮機企業發展的最優解,盡管這條路必定會遍地荊棘,但卻可讓企業篤行致遠、永續發展!

  王盛

  壓縮機網

  《壓縮機》執行主編

  watson.wang@compressor.cn

“疫”云漸散,局變質不變


微信小程序看雜志

  • 溫馨提示:如果您喜歡本文,請與我們聯系索取原文。
    E-mail: magazine@compressor.cn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